MENU

1994世界杯_1954年世界杯 - hengshuifu.com

傩:神秘中多种文化的融合

全书分傩面、傩舞、傩庙、傩楹联、傩药方剂五编,即上栗(萍乡)现有傩文化遗存的五大类要素,展示其精品,其中凸现傩文化专家评萍乡傩时所云“傩文化三宝” :--傩面、傩舞、傩庙[1]。

《傩面》编近 200 幅傩面图、照,展示了上栗(萍乡)地区实力雄厚、规模可观的傩神阵营。而从依据神秘文化典籍、正史方志记载、民间传说故事撰写的“概说”和逐神解说,读者可以看到,这又是一支何等奇特的“战队”:民间信仰诸神,佛、道教的神灵和人物,在民间传说中被神化了的杰出历史人物等,个个都是主持正义、专惩凶邪的战神。他们超越时空,超越界域,从大千世界的各路各方“结集” 于主将唐、葛、周麾下。在傩文化漫长的历史中,我们历代祖先,在不同历史背景上,按各自心理需求,在各自的心灵空间里选拔、收编力能驱邪禳灾的战将以确保一方平安清吉。如此年复一年,代复一代, 逐渐累积造就了这样一支主力基本稳定,不断流动,不定“编制“的召之即来,攻无不克的“心理卫队”。

傩神的文化心理价值,在其驱邪禳灾、祈吉纳福。其征战鬼妖的傩仪,有行动和程序的规范,此即“傩舞”。因其源于远古,被称为

“祖先的舞蹈”,又因保其原有汁味的现存“活体”确实难得,被誉为“中华一绝”、“民族奇葩”。上栗(萍乡)地区得天独厚,“活体”傩舞资源丰富,以“节目繁多”、“形态多样”、“民俗风采”、“音乐优美”、“古风犹存”而享誉海内外[2](曲序P3)。《傩舞》编仅选了 9 个傩舞节目及其“人物”照片,却以大篇幅浓墨重彩地展示上栗傩舞队应邀赴北京、上海、广州等诸多城市及香港、台湾等地的文化艺术盛会表演,“随央视走天下”,深得各地、各国民众喜爱与崇敬,并荣获多项奖励的照片和媒体报道。这看来“喧宾夺主”、“不得要领”的材料取舍和安排,实乃“以审美效果烘托妙不可言之美”的手法,用各地以至国外观赏民众的情感反应、专家评议、上级政府奖励“说话”,毋庸置疑地令读者确信:上栗傩舞不仅独具魅力,其普世性人类文化学价值也不可低估。此其一。其二,所选傩舞节目及人物虽少,却配以多年前相关文化单位,按彼时的需要所作石洞口傩艺术团及傩舞数据的两个调查资料,就让读者具体感知,在上栗,傩舞是一种十分普及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而所选节目画面精美生动,“人物”个性鲜明

传神,按其内涵可分“驱疫禳灾”、“祈吉纳福”两类,这恰恰是傩文化的两大主题,读者可一览即精美地领悟傩文化的要领。其三,“傩舞人物”中有一幅“戴着面具是神,取下面具是人”的演员照片。这与前面各“人物”(神)很不协调的照片,是在提示读者:所谓“傩神人物”,是神也是人。这种亦神亦人,人神合一的表演,在汉族神秘文化和表演艺术中,是傩舞的独具特色,也是我们进而认识傩文化本质的一个切入口。其四,本编以《论语》所载孔子迎傩的文配画开启,意在及时提供背景性信息:傩舞来自远古,至周代乡傩已成大气候,从朝廷到诸候国各级官吏,包括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无不虔诚以迎。傩舞原本是驱鬼逐疫的傩仪中的一种“驱傩”行动,它有不同于其他舞蹈的特质。

傩文化何以在萍乡民间深深扎根,传承千年而不衰?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萍乡傩庙。在萍乡“五里一将军(庙),十里一傩神(庙)”[1],傩庙何其多!《傩庙》编在上栗地区众多傩庙中,举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洞口傩庙和小枧傩庙,解剖式介绍其建筑风格、规模、主体及附属建筑的结构和功能等。我们看到,上规模的傩庙,是适应群众性傩事活动的功能齐全的建筑群:有足够的室内、外空间,有戏台、酒楼、风雨亭等,可满足人数众多、时间较长的傩事活动的各方面需求,傩事之余,还可以开展其他相关的文化娱乐活动。显然,在很长的历史时间里,傩庙曾是一方乡亲的文化娱乐中心。年年季季,这里曾有过多少文化盛会!在既定的傩祭日,乡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于傩庙,虔诚地步入“傩界”,为诸傩神讨伐、驱逐入侵家园的各路凶邪鬼妖“呐喊助威”。人们在驱傩仪式中,渲泄了情绪、交融了心灵,又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傩戏中进一步得到极大的心灵满足,然后带着装满希望和吉祥的心各回家门。傩庙,曾是我们多少辈、多少代祖先的心灵渲泄、抚慰、交融处!有了傩庙,傩文化告别了千年傩担;有了傩庙,傩文化有了更广大更深厚的群众基础; 有了傩庙,傩足以与佛道分庭抗礼;有了傩庙,傩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

中国傩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先生说,“傩庙的出现,是江西包括萍乡傩文化的一大创造。”[2]曲序 P2 在千年万代的傩文化传承中,萍乡人的祖先怎样创造了傩庙,并长久维持?《傩庙》编明确用史实回答了这一问题:一靠县府倡导支持,二靠家族操办运作。当今上栗地区有确凿记载最早的傩庙始建于明初。洪武二年,时任萍乡知县的杜谷

珍令其子择地于石洞口,并联合当地宗族修建石洞口傩庙。(后杜氏落户于此,即今之杜氏家族)。小枧傩庙则是当地李氏出面,邀集周边诸姓宗族合资始建于洪武七年。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其政权管理其实只到县,广大农村民间,政治(应对朝廷等)、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全靠家族管理。[3]和别国一样,中国历史上也战争不断,朝代更迭频繁,但基层民间社会却超朝代长久稳定,靠的是家族管理和从不断脉的民间文化。这是支撑中国社会数千年“超稳定”的基础,是中国特有的国情,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有官府的倡导和扶持,有家族的积极作为,萍乡傩庙怎能不如雨后春笋遍及乡里?

《触摸·傩庙编》举实例,用史实揭示了傩文化得以在历来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都较为发达的萍乡地区(上栗镇原有“小南京”之称) 深深扎根、蓬勃发展、千数百年传承不绝的这一“秘密”。

傩楹联随傩庙而“生”。作为文学因素(楹联称为“两行文学”),它“入傩”的时间,应不早于傩庙,而且仅存于萍乡等为数不多的有傩庙的地区。它是萍乡傩文化的又一大特色。如果说傩庙提供了较为齐全的物质条件,又使傩与宗族文化相联,使傩文化得以长足稳定发展,那么,傩联则以高雅精美的文学语言,高纯度地提炼了傩的精华和宗旨,大大提高了傩的文化品位,使傩文化在更高的层面上发展。两者都是萍乡傩文化的创举。唯其如此,《触摸》的编者,不因其“入傩”时晚且资料稀少,更不视之为一般的建筑装饰物,尽管只选入八幅,仅占一个页面篇幅,却硬是作为一个元素大类与傩文化“三宝” 并肩单列,足见其编辑的学术高度。

中医药方剂之“入傩”,从以抽签为中心运作方式所需各种必具条件看,其时怕不在傩庙之前。但作为医术,却是傩文化的一种原始固有因子。抗灾去病以维持生存,是人类“童年”期的原始初民最大需求,也是“傩”的初衷。到人类文明进入“万物有灵”时期,出现了巫文化。在人神可以交通的灵感思维的智力背景上,巫师兼具医师职能,是人类最早的执业医师。他(她)们先向鬼神或祖先祝说病由, 接着施以法术追驱致病的魔鬼,其术多有颇见疗效的原始医术。古

“医”字为“毉”,从巫,会意为巫师手执兵器,发射箭矢,按一定法规驱逐病魔;又为“醫”,“酉”,酒器,引伸为“酒”,“酒所以治病也”[4]P313 上,因而又可会意为汤剂。中草药被用来治病起于植物崇拜,当时巫师也许已能采草药熬汤治病了(神农氏尝百草,就是巫文化时期的传说)。傩、巫本不同源,只因宗旨近同,傩曾被纳入巫文

化。[5](P4)在相交互补的漫长历史中,傩也吸纳了巫文化中能为已用的一些元素,医术便是其一。到中医药发展成熟,许多治疗民间常见病确证有效,且已基本定型的方剂进入傩庙,取代了作为傩文化固有元素的巫师原始医术。它是被包装着神秘色彩的中医药科技成果。《触摸》把傩药方剂作为傩文化元素大类专列,对于读者认识它是傩的固有因素,进而全面把握傩文化本质具有提示、醒目的意义。

《触摸》“展示”了上栗地区丰富的傩文化遗存,以开阔的文化视野考察、阐释傩文化多姿多彩的外表形态、丰富深厚的内在蕴含及其多层次多单元的构成格局,并凤头、豹尾式地前冠国家级傩学家论傩文化和历代史、籍有关傩的记载,后缀国内从上层领导到普通百姓、台湾同胞,到海外学者对上栗傩的学术的和情感的高度评价,启发读者从中华纵深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举世共存的普世价值层面上认识傩文化:它起源于远古,纵贯至今,在傩祭的神秘运作中,不断融音乐、舞蹈、戏剧、雕刻、绘画、文学、建筑及武术、祭祀礼仪、巫术、中医药科技等多种文化因素于一体,是以“驱邪禳灾,祈吉纳福”为价值核心的民间综合文化体系。这种价值核心正是有史以来,人类面临种种自然和社会灾难,恐惧中不断抗争的追求。《触摸》不仅能帮助读者从整体上深层认识傩文化,而且层次分明,格局清晰,大至每一类傩文化元素,小到每位傩神、每一傩事、傩具都有图文并茂的精美介绍,查阅十分方便。

参考文献:

[1]薛若琳:《<萍乡傩文化寻踪>序》,《萍乡傩文化寻踪》[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曲六乙:《萍乡傩这个响亮的'品牌'--<萍乡傩文化寻踪>序》,

《萍乡傩文化寻踪》[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李秋香主编:“乡土瑰宝“系列之《宗祠》[M].陈志华撰文:《前言》及《宗法社会与宗祠》中《庶民宗祠的合法化》、《宗族的内聚功能》、《宗族功能的外延》等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4]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77.

[5]曲黎敏:《中医与传统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2 1994世界杯_1954年世界杯 - hengshu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