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给孩子读的故事大都是happy ending,但是作为童话王国的丹麦却有一大堆悲剧结尾的儿童读物,而且父母会带着孩子一起阅读。
▪死亡、邪恶、离婚……这些很多家长避而不谈的暗黑部分,但其实这些本来就是现实的一部分。
▪其实有研究表明,当我们观看悲伤电影书籍时, 大脑反而会产生幸福感:
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能教会孩子更珍惜眼前的幸福,也会告诉他们关于爱的温暖;
小美人鱼虽然化为了泡沫,但是她没有为了自己而伤害王子,这就让孩子懂得人性中的善良。
▪给孩子一个世界完美的假象,只会稀释他对情感的调节能力,而这个正是丹麦非常重视给孩子培养的。
丹麦,也曾是连续四年获得全球幸福国家排名第一的国家。
在丹麦,学校会专门开设课程教宝宝认知情绪。
让孩子“看到”情绪,他才能更了解喜怒哀乐的发生是怎么回事、从而更好地控制它,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商”(EQ)。
丹麦的幼儿园里,老师会给孩子们开这样一门课:向他们展示许多不同情感的照片,包括悲伤、恐惧、愤怒等等,并且亲自带着他们探讨感受。
🔸孩子会被要求尽可能地描述这些情绪,无论是用说的还是肢体语言。
🔸只有认识了情绪,才能慢慢地理解他人的情绪,学会同理心,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
🔸我们总说“善解人意”的人更受欢迎,这种善解人意、通情达理在让孩子更受欢迎的同时,也能让他更好地理解别人,成为一个有同理心的热情善良的人。
🔸有同理心的孩子更受欢迎,自己也更容易感到快乐。
诚实育儿小贴士
1、不自欺欺人
教会孩子坦诚对待自己的情绪,倾听和表达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2、教会孩子诚实
无论是谁,要承认错误或说出真相都不容易。要重视诚实,让孩子知道,你想要的是诚实,而不是惩罚不良行为。
3、给孩子阅读涵盖各种情感的故事
给孩子阅读各种各样的故事,即使故事没有圆满结局也不要担心。生活从来不是童话故事,没有那么多Happy Ending!
4、称赞“过程”
记住,最有意义且最有用的称赞在于质,不在于量。称赞要着眼于过程本身或孩子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孩子的天生才能。
5、强调努力,且要真心实意
对失败或错误进行鼓励的时候,要谨慎为之。要强调孩子做到了什么,以后该怎么做。
6、教导孩子不要和他人相比
每个人擅长的方面不同,关注自己是否尽力,而非和他人相比,孩子心理才会健康发展。
7、多用“我觉得”,区分强调你和孩子各自的真实看法
表达的时候多用“我觉得”,强调你明白具体情况下你的经历和孩子的经历不一定相同。
这种对个人体验的尊重有助于彼此之间建立信任和尊重,进而帮助孩子认识并重视个体感受。
3Q儿童商学院
童商(智商、情商、逆商)教育领导者
专注0——7岁儿童能力培养
给孩子决胜未来的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