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莹
亚李山大:世界杯终于来啦!咱不干点啥?
伊莎贝拉:不干!又没中国队,不嫌闹心啊?
大松鼠:对啊,对啊,不嫌丢人啊,前两天国安队还输给了甘肃县级业余足球队。
亚李山大:别啊!除了中国足球队,中国施工队、中国媒体队应有尽有啊。咱们是不是得来一篇世界杯报道指南呀!
刘安娜:好吧,每逢大事看传媒茶话会。既然国足没眼看了,那就看看中国媒体在世界杯的精彩表现吧。
说干就干!四年等一回的世界大party终于来了,这届世界杯赛事报道怎么做?有哪些“坑”不能踩?
11月19日,传媒茶话会对话新华社体育部总编室主任曹剑杰、人民日报体育部评论室主编陈晨曦、体坛周报副总编辑周蓉,以及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岭涛。
五大报道方向
随着卡塔尔世界杯的正式开赛,社交平台上赛事氛围已经全部“拉满”,围绕世界杯的报道、话题层出不穷。
虽然中国队无缘世界杯,但媒体早已见怪不怪。言归正传,中国媒体可以如何切入世界杯相关话题?
1.三个层面报道赛事
从报道角度来看,访谈专家普遍提到此次世界杯报道要兼顾世界足坛格局、亚洲足球发展、中国足球梦想三个层面。
首先,围绕世界足坛格局,新华社体育部总编室主任曹剑杰建议媒体挖掘好32支参赛队在世界杯上呈现出的先进特点、技战术打法,分析世界足坛发展的最新潮流趋势,比如今年是最后一届世界杯32强。
围绕亚洲足球发展,本届世界杯首次有6支亚洲球队参赛,可以围绕卡塔尔、韩国、日本等球队的参赛前景、对阵表现,以及中国同样作为亚洲国家,中国球迷的感同身受等展开。
尽管中国队未能入围世界杯,但中国队足球梦想依旧在。
曹剑杰建议,围绕中国足球梦想,媒体可以用中国视角观察世界杯和世界足球的发展趋势,也可结合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中国足球改革等背景做深入采访,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提供借鉴。
人民日报体育部评论室主编陈晨曦提到,人民日报计划在赛事评论中将世界杯与中国足球做关联,比如中外对比、横向纵向的史海钩沉。
据了解,为了做好三个层面的报道,新华社派出了47人报道团赶赴卡塔尔。身在前方的曹剑杰向传媒茶话会介绍说:“我们要发挥出在场的优势,突出探营、采访、发布会、混合区的提问,以及城市和赛场外围采访,在不违反版权要求的情况下实现全媒体发稿。”(世界杯报道版权注意事项可参考传媒茶话会文章《想蹭世界杯热点?当心5种行为让你惹上版权官司!》)
今年,人民日报有两名记者在现场,陈晨曦主要负责后方报道,计划聚焦话题、评论和人物报道这三大板块。“以话题策划为主,提前对赛事做了一些研判,根据赛程、分组做了预判,拟定出20多个话题,做到不缺位、不失语。”陈晨曦表示,本届世界杯要发挥好人民日报评论的优势。
体坛周报今年派出了传统媒体团队中仅次于总台和新华社的持证记者现场报道团,前后方联动,百余名采编人员集团作战。
体坛周报副总编辑周蓉向传媒茶话会表示,体坛周报将综合运用体坛传媒全媒体资源,打造包括直播聊球、深度特稿、视频连线、短视频、音频播客在内的多元化精品内容矩阵,实现读、视、听三位一体,赛前、赛中、赛后全时段覆盖。除各类现场报道之外,体坛传媒还重点推出了《卡塔尔世界杯观赛指南》《足球圣殿:世界杯图文全史》《星耀多哈》等丰富的世界杯内容产品,从各小组评述、32强全头像名单等方面发出专业声音。
体坛周报出品《足球圣殿:世界杯图文全史》
2.聚焦重点人物
世界杯从来不缺乏看点,既有豪门老将、00后新贵,也可能出现争议性判罚、高超的足球技术,再如球员的伤病、现场的争执,他们的励志故事、成长历程等都值得关注。
人民日报体育部已经定好了“告别”和“重生”这两个人物报道的关键词。“关注即将告别世界杯的球员,像梅西、C罗、内马尔等;以及埃里克森、孙兴慜等经过劫难重回球场的球员,通过对他们的报道表达出主流媒体正向的、积极的面貌和态度。”陈晨曦表示。
他还提到,足球比赛竞争性强,球员、教练员可能出现言辞过激的情况,媒体报道时应把凌厉的杀招化解掉,并转换引导下去。“既保留球员个性的东西,通过背景介绍、直接引语的使用等方式把锋芒引向读者能够接受的程度,不煽风点火,避免极端化。”
周蓉向传媒茶话会表示,除了关注比赛现场的重点人物,体坛周报还发挥30年积累的人脉优势,联合快手打造“大晚上聊个球儿”大型直播节目,每天邀请一位足坛巨星名帅,组成了包括卡佩罗、卡卡、马特乌斯、萨内蒂、莫伦特斯、科曼在内的梦幻阵容,与中国球迷面对面互动聊球,解读赛事热点,爆料幕后花絮。
3.聚焦中国元素
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岭涛发现,今年世界杯社交媒体的加入正在改变人们的观赛方式。
他提出,媒体应重视观众观赛的延伸性。“有些观众关注赛事本身,而一些球迷的关注点却五花八门,甚至延伸到了一些与赛事本身看起来关系很不密切的领域。”例如,有些年轻人喜欢研究赛事黑科技,本届世界杯首次应用半自动越位识别技术就值得关注。
此外,今年世界杯中丰富的中国元素也成为媒体青睐的题材。
既有中国企业承建的世界杯主赛场卢赛尔体育场、首次出现的中国裁判组,还有活跃在赛场内外的中国赞助商、产自浙江义乌的世界杯周边产品、旅居卡塔尔的大熊猫“四海”“京京”。
此外,还有贵州丹寨12岁少年金粲璨担任护旗手、由宁夏大学提供技术支持的比赛场地草坪灌溉及保养技术、中国制造新能源客车提供赛事运输保障,等等。
4.关注场外气氛和活动
曹剑杰介绍说,新华社计划做一些场外直播报道,在不违反版权协议的前提下,直播场外球迷的即时反应、卡塔尔的体育氛围、办赛情况等。
此外,各国球迷的生动表情、丰富多样的应援物,甚至球员、教练员场外的穿搭、兴趣爱好、打卡景点等,都是球迷们关注的焦点。
当然,身处世界杯这个庞大的舞台,还需要记者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北京冬奥会时谷爱凌吃韭菜合子的报道,就是现场记者的慧眼之举。
5.调动资源,抢占第二落点
“除了常规的话题、评论报道,我们还会吸收北京冬奥会、东京奥运会积累的短视频和现场即时评论经验,赛后第一时间做文字、语音类点评,抢占第二落点。”陈晨曦表示。
此外,人民日报还将邀请足球名宿、评论员等嘉宾做视频、电话连线。
在陈晨曦看来,足球赛事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难以预测性,做好世界杯报道,需要媒体提前做好预案、调动资源、依靠专业积累即时作出反馈。
这些“坑”踩不得
报道世界杯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访谈专家总结出四个要点。
1.警惕和规避敏感话题
本届世界杯主办国卡塔尔是阿拉伯国家,媒体对涉及宗教信仰、民族习惯等的内容审慎报道,不跟风报道、不炒作争议。
并且,镜头、图片中避免出现涉及宗教、民族的标识、旗帜等。
此外,根据今年赛程,焦点战可能引起一些场外因素,媒体报道时需多加注意,如伊朗对阵美国。
2.尊重当地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
主办国卡塔尔是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为其国教,禁酒和猪肉。
周蓉提醒各媒体特派前方记者在采访时尊重东道主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
一是采访时勿要谈论违背伊斯兰教义的话题,不得发布清真寺内照片,在清真寺外拍摄需保持庄重。
二是女性采访人员不能身穿短裙短裤;男性不能赤膊,避免穿无袖背心和短裤。在公共场合不宜有过分亲昵举动,陌生人之间应避免身体接触。
三是不能当街饮酒,公共场所不能吸烟或使用电子烟。
四是不能对当地领导人、政府部门、军警人员拍照或以其为背景录制视频,谨慎拍摄当地居民尤其是妇女儿童,拍摄须事先征得其同意。
3.避免事实差错,谨慎措辞
媒体报道在保证遣词造句准确的基础上,比分、人名是比较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主要是比分的前后顺序、对阵双方的顺序、人名地名翻译的准确性等。
今年报道世界杯时,媒体遣词造句尽量避免使用“战场”“硝烟”这类可能产生关联的词汇。
众所周知,世界杯赛事战况激烈,球员、球迷容易情绪激动,可能出现措辞不得体,甚至脏话、黑话、不文明词汇等,媒体报道中不宜体现。
4.小心段子成新闻
“除了基本事实准确等硬指标外,最大的隐藏‘坑’是——把段子当新闻。”周蓉分享了经验,“有的段子传得广了总会被部分人以为是真事,媒体也容易‘着道儿’”。
11月18日,有国外记者在社交媒体上爆料,卡塔尔方面花钱贿赂了厄瓜多尔球员,试图借此赢下揭幕战,该爆料细节丰富、数字“翔实”,也被大量中国媒体转载。但只要稍微一查背景,就会发现该记者素有“假新闻”前科,不足信。
“冰岛队没职业球员,教练是牙医,守门员是导演,队里有厨子、工人……”这条新闻曾在2018年世界杯时充斥网络,实际上冰岛队队员都效力于欧洲各主流联赛,是如假包换的职业球员。
图片由访谈对象提供
编辑 | 蔡雯欣